減碳按下快進鍵·聚氨酯保溫板未來可期
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《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》。瑞聯節能作為專業的聚氨酯復合板、聚氨酯屋面板、聚氨酯保溫板、冷庫板、聚氨酯墻面板等高端復合板的生產廠家,采用先進的六組份在線發泡技術,低碳的戊烷發泡工藝,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。
碳排放權交易是什么
上述《公告》明確,掛牌協議交易單筆買賣最大申報數量應當小于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。掛牌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±10%之間確定。截至目前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已經通過驗收。據了解2021年1月,我國發布了《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(試行)》,標志著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建設和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。
碳排放權交易,顧名思義,就是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成商品一樣來買賣。交易前,政府首先確定當地減排總量,然后再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。如此一來,雖然是有買有賣,但排放總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標范圍之內。這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層面,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。
據悉,各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一般分為三類:命令控制、經濟刺激、勸說鼓勵。其中,經濟刺激型手段由于靈活性好、持續改進性好受到各國青睞。
在經濟刺激手段中,最重要的就是碳定價機制。本著“誰污染誰付費”的原則,想要排放CO2等溫室氣體,那么就應該首先獲得碳排放的權利,然后再為這個權利支付費用,這個過程被稱為碳定價。“碳定價機制又分為兩種:一種是政府強制型手段,就是開征碳稅;另一種是通過市場手段,也就是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。”湖南三合美聚氨酯復合板生產廠家的一位技術人員談到。
金融市場動態頻頻
不少機構預測,為實現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目標,在未來幾十年間,新增資金需求將達100萬億元至200萬億元。今年以來,商業銀行積極布局碳金融領域,多個首單“碳中和”債券、碳結構性存款等碳金融產品紛紛落地。 據投資有道雜志報道,在全國碳市場即將上線的背景下,近期各領域上市公司動作活躍,譬如北清環能、豫能控股、富春環保、協鑫能科。瑞聯節能相關人員表示:在高端復合板領域,我們一直堅持低碳生態理念,希望為推動綠色建筑市場的發展做出綿薄之力。
聚氨酯復合板生產廠家
7月1日,《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》和《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(2021)》將實施,前者將綠色債券納入銀行綠色金融業務評價體系,后者統一了國內綠色項目標準。這意味著,綠色債券市場有了更為完善的激勵約束政策和認定標準,在達成“碳中和”目標的龐大資金需求下,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迎來廣闊發展空間。
據悉,瑞聯節能生產的高端復合板以其優良的保溫節能、預制裝配、防火阻燃、抗腐蝕等性能,采用噴涂、澆注、板材貼面等多種施工形式,被廣泛應用于墻體保溫材料、門窗隔熱材料、屋面保溫材料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