噴涂聚氨酯硬泡設計要點
(1)用于結構空腔、縫隙、冷橋等部位密封時,宜有保護層。
(2)平屋面的排水坡度不應小于2%,天溝、檐溝的縱向排水坡度不應小于1%
(3)屋面防水保溫首選結構找坡,屋面找坡時,為了減輕屋面板負荷,確定屋面單向坡長9m為界,當屋面單向坡長不大于9m時可用輕質材料找坡(當單向坡長為3m左右可用水泥砂漿找坡;當單向坡長為5m左右,可用細石混凝土找坡;當單向坡度為9m時,應采用陶粒混凝土或憎水珍珠巖等輕質材料做找坡層);單向坡度長大于9m時,采用任何材料都會增加屋面負荷,應采用抬高室內柱頭高度措施做結構找坡。
(4)當噴涂聚氨酯硬泡屋面基層為嚴重不平整的現澆混凝土屋面板時,應用16~20cm厚水泥砂漿進行找平;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板縫,應用強度等級不小于C20的細石混凝土將板縫灌漿填密實,當縫寬大于40mm時,應在縫中放置構造鋼筋,同板縫端也要做好密封處理。
(5)噴涂聚氨酯硬泡保溫層(如1型聚氨酯硬泡保溫防水屋面基本構造)上的水泥砂漿找平層,為防止砂漿找平層裂縫拉斷泡體,除摻入增強纖維外,找平層還應設分格縫縫寬宜為5~20mm,縱橫縫的間距不宜大于6m,在分格縫內嵌填彈性密封材料.
(6)噴涂聚氨酯硬泡非上人屋面采用復合保溫防水層,必須在聚氨酯硬泡(如目型聚氨酯硬泡保溫防水屋面基本構造)的表面,刮抹具有抗裂防護、抗沖擊、抗凍融、防水、耐穿刺作用的抗裂聚合物水泥砂漿。為了達到抗裂聚合物水泥砂漿功能,并防止其開裂,刮抹厚度宜為3~5mm,且可不設分格縫。

噴涂聚氨酯硬泡保溫施工現場
噴涂聚氨酯硬泡非上人屋面采用保溫防水層,應在噴涂PU硬泡(如Ⅲ型聚氨酯硬泡保溫防水屋面基本構造)的表面,涂刷與聚氨酯硬泡相容性好、高含固量,且快固化型的防水、耐紫外線的防護涂料。
(7)上人屋面應采用細石混凝土、塊體材料做保護層。當采用細石混凝土為保護層時,厚度宜為40mm,由于其收縮力大,應按縱、橫6m間距留設分格縫。又由于噴涂聚氨酯硬泡表面凹凸不平,細石混凝土與泡體的膨脹、收縮應力不同,因此在細石混凝土保護層與PU硬泡之間應鋪設隔離材料。
(8)上人屋面用的防水混凝土保護層應采用不低于42.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、中砂礫石、防水劑等材料,配制強度等級不低于C20的混凝土。
(9)屋面與山墻、女兒墻、天溝、檐溝以及突出屋面結構的連接處,以及基層的轉角均應做成圓弧形,圓弧半徑宜為50~100mm。